据南京日报消息,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,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;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,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会议指出,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按照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安排,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,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要抓紧出台实施。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.5万亿元,这是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、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,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,也是涵养税源、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。
约1.5万亿元留抵退税怎么退?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.5万亿元,其中留抵退税约1.5万亿元,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。如此大规模的留抵退税如何实施?
会议决定,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、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。其中,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,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,小型企业5、6月份退还;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。
会议还决定,对制造业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,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,年底前完成;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。
“会议明确对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等6个行业实施存量留抵退税,将企业此前多年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退给企业,将显著增加企业现金流,缓解资金回笼压力,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信心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”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,同时,增量留抵税额也将按月全额退还,体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不断完善。
此外,会议决定,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%退税资金的基础上,再通过安排1.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,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。其中,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,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%、并向中西部倾斜。会议要求,建立资金预拨机制,逐月预拨、滚动清算,确保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。
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,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当日下午下达。其他专项资金根据相关工作进度也将尽快下达。
“为确保地方落实留抵退税政策有底气、有保障,会议明确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,并建立资金预拨机制,这将确保政策落地落实,确保退税资金及时退达企业,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支撑。”李旭红说。
如何综合施策稳定资本市场预期?
会议指出,要高度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着力办好自己的事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深化改革开放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科学有效施策,维护资本市场稳定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。
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发展、金融市场运行紧密相关,受到各方关注。会议要求,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同时及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。
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栴认为,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融资规模有适度增长对于支持实体经济、稳定市场预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会议要求,保持政策稳定性,近年来稳定经济运行、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实施,同时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,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,稳妥处理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,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发展环境。
“本次会议对如何稳定资本市场预期进行了具体部署。稳妥处理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,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,也有助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。”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说。
不同部门间的政策协同也是各方关注的热点。会议要求,加强部门协同,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,未雨绸缪应对新挑战,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、提振市场信心。
韩乾说,加强部门间协调有利于政策形成合力,提高经济金融领域政策的系统性、协调性。
此外,会议还要求,继续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,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。